自助互助 携手同行 共赴新程——2025年西藏自助残疾人自助互助活动记实
为赋能残障群体发展,助力社会共融新实践。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中途失明、中途脊髓损伤、中途失聪自助互助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自助互助活动,从眼健康知识普及、康复技能培训到无障碍环境体验、交流平台搭建等多个维度,为视力障碍者、肢体残疾人、听力障碍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支持,助力他们提升生活能力、重建生活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
中途失聪者自助互助组织:搭建交流平台,让中途失聪者听见“爱”
2月23日,中途失聪者自助互助组织开展的“听见‘爱’的声音”活动,为中途失聪者搭建了社交与互助平台。活动中,三名中途失聪者代表分享了克服听力障碍的经验,达瓦拉吉女士运用字幕软件、唇语提高沟通效率,次登女士强调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为其他参与者提供了借鉴。康复指导员还介绍了骨传导耳机、实时语音转文字APP等辅助设备的使用技巧,帮助参与者掌握实用交流工具。交流环节中,参与者分享失聪后的生活点滴,彼此倾听理解,增进情感联结。其中,年轻女孩走出心理阴影的故事更让大家获得前行力量,有效缓解了心理压力,增强了生活信心。活动强化了中途失聪者之间的自助互助联结,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也为后续搭建更多沟通桥梁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途失聪者自助互助组织还举办了自主互助康复服务活动,通过摸底评估、个性化计划制定及手工艺培训等,为33名中途失聪者提供精准化服务。邀请的专家团队通过听力专项检查,了解参与者的听力状况、心理状态及生活需求,并提供针对性建议,结合评估结果,为每位参与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提升服务精准性。手工艺培训中,参与者掌握了手工编织花、基础毛线编织等技能,在实践中相互学习,缓解心理压力,增强互助联结,为构建自主互助康复体系筑牢实践根基,也让参与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中途失明者自助互助组织:从爱眼护眼到技能提升,全方位助力视障群体
6月10日,以“爱眼日”为契机,开展了主题活动。活动旨在提升西藏自治区视力障碍者的爱眼护眼意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尤其关注中途失明者的信息获取需求。活动中,视力障碍者通过参观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及辅助设备,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被极大激发。现场还为13名中途失明者免费办理了智能网络听书机借用服务,并明确了盲文书籍借阅流程,让他们能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同时,活动有效提升了视力障碍者的眼健康素养,推动形成关爱视障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中途失明自助互助组织还举办了康复培训班,聚焦中途失明群体的核心需求,构建“技能提升-心理重建-社会融入”三维支持体系。学员们从藏医院眼科专家处学到眼部护理知识,从优秀盲人培训师处掌握盲杖使用、手机操作及读屏软件使用等技能,通过国家通用盲文课程提升专业素养。西藏励志盲人演讲师尼玛翁堆的分享激励学员重建信心,结业仪式上的才艺展示更让他们重拾生活热情。前往西藏博物馆的文化体验活动,也增强了学员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们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途脊髓损伤自助互助组织:体验无障碍环境,推动社会更包容
7月20日,中途脊髓损伤自助互助组织开展了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旨在增强社会对残障群体出行需求的关注,推动西藏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同时提升中途脊髓损伤者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参与人员体验了无障碍公交车的上下车通道、轮椅固定装置,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的无障碍通道、展品观赏角度、休息区设置等设施,直观感受公共服务的实用性。相关人员认真记录大家对展品高度、通道宽度、休息区设置等方面的反馈,为完善无障碍服务提供了精准建议,也为城市公共场所建设提供了参考。
在户外互动交流会上,脊髓损伤者分享了克服出行障碍的故事,同伴间的鼓励传递温暖力量,志愿者的民族特色舞蹈营造了欢乐氛围,让残障群体感受到社会关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融入社会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中途脊髓损伤自助互助组织将认真梳理拉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下一步也将常态化开展类似的无障碍体验活动,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无障碍”向“无障爱”转变,促进西藏公共空间更包容、更温暖。
西藏残疾人自助互助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西藏的残疾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与支持。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各残疾人自助互助组织将持续推进各项服务,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更好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