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残联系统“一问二讲三帮四送”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活动启动
图为“一问、二讲、三帮、四送”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启动仪式
图为拉姆卓玛副理事长(右)与昌都市八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德嘎旺姆(中)等人在八宿县调研残疾人工作
图为拉姆卓玛副理事长看望慰问残疾人
图为自治区残联工作组在昌都特校开展筛查活动
图为自治区残联康复人员在教残疾人使用电动轮椅车
图为自治区残联康复人员在为残疾群众服务
2021年9月6日,西藏自治区残联系统“一问二讲三帮四送”(即问需求;讲党恩、讲政策;帮就业、帮教育、帮维权;送康复、送辅具、送文艺、送关怀)。为残疾人办实事活动在昌都市八宿县正式启动。自治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拉姆卓玛,昌都市八宿县委副书记、县长德嘎旺姆,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专家,八宿县残疾人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昌都市八宿县副县长钱万如主持仪式。
拉姆卓玛同志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全区各级残联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残疾人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深刻认识开展“一问二讲三帮四送”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意义,突出“坚持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的主题,聚焦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践中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切实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送到残疾人身边,实现为残疾人服务零距离、精准化、高质量,真正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残疾人群众满意,用实际工作成果检验并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昌都市八宿县委副书记、县长德嘎旺姆在致辞中指出,自治区残联系统开展的“一问二讲三帮四送”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活动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向纵深开展,选在八宿县作为活动的第一站,既是上级对八宿的信任,更是对八宿百姓的特殊关心关爱,一定协助专家组顺利完成康复筛查、转介、适配辅助器具工作,切实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厚爱送到残疾人群众的手中、心中。
启动仪式后,专家们为前来咨询、诊治的群众开展了服务,现场为10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健康检查、适配辅助器具、验配助听器等服务,真正着手于解决残疾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把关心关爱和温暖送到了基层、送到了群众。
在残疾人家中,拉姆卓玛同志代表自治区残联党组、理事会送去了关怀和问候,并向残疾人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宣讲了涉残惠残相关政策,问询了残疾人需求,激励残疾人爱党爱国的信念和自强自立的精神,教育引导残疾人群众理性对待宗教、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好今生幸福生活。
此次为民办实事活动中,自治区残联将自治区党委“13项民生实事”中的“做好大骨节病救治救助工作”作为一项专题内容,充分发挥残联优势,结合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整合各种资源,将大骨节病患者纳入工作重点,全力康复、救治和帮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病人群存量。区、市两级工作组还检查了县城无障碍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情况。
全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自治区残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安排,把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实际问题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尤其是结合全国残联系统开展的“学听跟”专项活动,面向基层残疾人扎实、有序、深入开展的“康复四送”、“就业四助”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区做好13项民生实事的通知》要求和全区残疾人工作实际,自治区残联党组理事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将残联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为“一问二讲三帮四送”为残疾人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残疾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使残疾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引导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区残联系统“一问二讲三帮四送”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于本月内在全区全面展开,着力把基层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送到残疾人身边,打通为残疾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